近日,49岁的张女士咽喉部疼痛不适一个多月,于是在当地县医院就诊,医生为其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黏膜改变,为明确病因张女士来到宝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消化内科医生接诊患者后查看外院检查结果并询问其病史及生活饮食习惯,当问及患者是否近期食用生食、海鲜时,患者连连摇头并表示自己既往身体康健,喝凉水都不生病……话到此处,医生立刻追问患者喝的凉水是否为“生水”,患者表示肯定。根据患者描述结合检查结果,医生怀疑患者咽部不适或为寄生虫导致,建议张女士行胃镜检查。
消化内科内镜室医生为患者进行内镜检查,通过食管时发现有异常,在内镜护士的协助下,医生立即用异物钳夹住异物迅速退镜,将异物完整取出,送病理科后回报考虑该异物为蛔虫幼虫。
蛔虫取出后,患者咽喉部不适感明显缓解。后续治疗中,消化内科对患者进行两次粪便检验,均未检出蛔虫或者虫卵。在5日的消炎抗感染及粘膜修复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
专家科普: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由肠道寄生虫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引起。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为普遍。
蛔虫是一种细长的线虫,成年蛔虫通常长约20-40厘米,白色或淡粉色,外形像棒状。人体感染蛔虫一般是通过口服感染途径,即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这些卵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孵化,释放出幼虫,在小肠内进一步发育成为成虫。
蛔虫病主要引起消化系统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大量蛔虫寄生时,可能导致肠道梗阻,表现为严重的腹痛和呕吐。此外,蛔虫还可以穿过肠壁进入肝脏、胆道、肺部等器官,引起相关症状和并发症。
蛔虫病尤其对儿童和孕妇的健康有明显影响。在儿童中,长期寄生的蛔虫会抑制其营养吸收,导致发育迟缓、体重下降、贫血等问题。对于孕妇来说,蛔虫病可能引起妊娠并发症,如胎盘早剥、胎儿发育不良等。
预防蛔虫病的关键在于卫生环境改善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以下是一些建议: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彻底加热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草莓、蔬菜等容易被污染的生食。生食应洗净或使用消毒剂处理。
勤洗手:在饭前便后、接触土壤或动物后,务必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特别是儿童,需要监督和教育他们正确洗手的方法。
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清扫和消毒。避免污水、粪便等污染物进入食物和饮水源。
诊断蛔虫病一般是通过检查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蛔虫卵来进行。治疗蛔虫病主要是使用杀虫药物,如吡喹酮、甲硝唑等,以消灭肠道内蛔虫。
总的来说,预防蛔虫病需要从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两方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蛔虫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感染并接受治疗也是关键,以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和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