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中医科全面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火针疗法”,提升技能为患者解除病,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火针疗法吧!
火针疗法是指用特定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手法,快速刺入腧穴或皮肤病变部位,并快速退出以扶正祛邪的一种治疗方法,施治简便,疗程短。火针疗法作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火针属《黄帝内经》九针之一的“大针”,《伤寒杂病论》将其称之为“烧针”,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火针的功效
1.壮阳补肾,升阳举陷
火针具有增强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的功能,所以能壮阳补虚,升阳举陷。肾阳虚则临床上可出现肾虚腰痛、阳痿、遗精等;脾胃阳虚则可出现胃脘痛、胃下垂等疾病;心阳虚则胸痛、心悸;中气不足则出现阴挺。用火针点刺肾俞、命门等穴,可起到益肾壮阳的作用,使肾经气血畅通,气化功能加强,元阴元阳资源纵生,腰痛、阳痿、遗精症状缓解。如点刺气海、关元穴,可补益中气,升阳举陷,治疗阴挺。
2.祛寒除湿,通经止痛
疼痛的发生多由于邪阻经络,引起疼痛的邪气主要为寒邪。火针可以温其经脉,鼓动人体的阳热之气,因而可以驱散寒邪,使脉络调和,疼痛自止。另外,风邪、湿邪、热邪等也可引起疼痛,可以利用火针治疗,促进体表的气血流动,驱动邪气无处存留,使疼痛缓解。
3.助阳益气,缓解麻木
麻木属感觉异常的一种病变,麻与木临床上常同时出现。麻木之症复杂多样,但其发病机理是相同的,即都因脉络阻滞,营血不能濡养经脉肌肤所致。而火针能温通助阳,引阳达络,使气至血通,麻木自除。
4.温通经络,祛风止痒
痒症多与风邪有关。风邪为外邪入侵或气血生风所致。火针疗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功,可促进体表气血流动,营养加强,从而驱动风邪无处存留,血足风散则痒止。
5.通利经脉,散瘀消肿
火针可以用治痿证,因火针能助阳气行气血,使脾胃气盛,则气血生化充足,筋脉得以润养,肌力增强,肌肉丰满。此外,不慎扭伤后,局部组织可出现肿痛,活动不利。这时也可用火针治疗。因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故可祛瘀消肿止痛。
6.生肌敛疮,去腐排脓
临床上治疗脓肿已成而未破溃的,可用火针点刺,一针或多针,使脓排出,脓肿消除。治疗上选用火针,主要是由于它能促进气血运行,鼓舞正气,正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对于脓肿破溃,疮口久不收口,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皮肤表面出现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也可用火针治疗。因为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使气血运行,加速流通,使疮口周围淤积的气血得以消散,从而增加了病灶周围的营养,促进了组织再生,使疮口自然愈合。
二.火针适应症
1.亚健康状态调理及代谢性疾病:如新冠后体质调理、免疫力低下人群、疲劳综合征、肥胖等。
2.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最好,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食管返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痛、慢性肠炎等;
3.各类风湿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囊肿、坐骨神经痛、痛风性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皮肤疾病:括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痤疮、斑秃、白癜风、银屑病等。
5.妇科类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备孕调理等。
6.神经性疾病,如焦虑状态、抑郁症、失眠等。
7.术后伤口经久不愈。
三.火针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精神过于紧张、饥饿、劳累的患者,以及大醉之人都应禁用火针,以防止出现晕针等不适症状,从而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只有待不适症状缓解后才可再行治疗。
2.人体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内脏以及主要的器官处,应禁用火针。糖尿病患者,应慎用火针。
3.在火针治疗期间忌服生冷食物。
4.火针治疗24小时内禁止沐浴,以防针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