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白志生的门诊来了一位105岁高龄的老人,直言自己是来看看四年前给她做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让自己生命再添余晖的白主任。
时间倒回到四年前,正值新冠肺炎病毒爆发期间,外县急诊转入心血管内一科一名101岁高龄老人,面诊时老人精神状态、营养状况良好,思维反应也都很好。据随行家属介绍,老人虽已百余岁,但日常起居都能够自理,行动、饮食、睡眠均正常,可借助拐杖行走,但入院前1周,常常出现眼前发黑、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等症状,在当地县医院就诊时测得最低心率仅有25次/分,当地县医院见状建议立即联系我院心血管内一科入院治疗。
心血管内一科是本市成立最早的心血管病专科,从事起搏器植入术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从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ICD(埋藏式复律除颤器)CRT(三腔起搏器)、CRTD(三腔起搏器并除颤器)植入都有很丰富的经验,植入病例数近1000例,但面对一个百岁老人,科室还未曾有过如此高龄患者植入起搏器的先例。
老人入院后,心血管内一科便将老人安排到CCU(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监测治疗。科主任白志生召集科室针对老人病情进行讨论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随即科室为老人完善术前检查、进行MDT(多学科会诊),充分评估和讨论后决定为老人植入一台DDDR起搏器。
手术按照治疗计划成功开展,过程很顺利,仅仅45分钟就完成了手术。术中,心血管内一科团队紧密合作,严密止血,未放置引流条,应用可吸收缝线,尽可能地减少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卧床时间,术后2天老人便可下床活动,5天便顺利出院。
老人术后4年间,心血管内一科团队严格按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老人的家属都会连连夸赞心血管内一科团队的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并且每次都会重复告诉随访医护,自从植入心脏起搏器后,老人的头晕、黑朦、乏力等症状全部消失,现在身体状况非常好,生活可以自理、饮食起居都很好。
最近,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院随访,当白志生追问起老人当时植入起搏器时的情形,老人依然记忆很清楚,她乐呵呵地告诉医生,当时也觉得年纪过大了,到底需要不需要,敢不敢做这个手术,风险大不大?脑袋里面一串问题都没弄清楚,但是家里人同意她也就同意了。现在105岁高龄的老人,逢人便讲宝鸡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她很负责、很关心,耐心地解释和讲解,多亏装了这个起搏器,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她和家人非常满意!
科普小角落
起搏器从诞生到现在不足百年的发展史,被评为20世纪生物电子技术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十大最完美的技术之一,从1932年历史上第一台起搏器诞生到现在不足百年,1958年瑞典医生第一次将起搏器植入到了人体内,从此开启了一个起搏器治疗的新时代,它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提高了接受植入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最初级体外大型化到目前的体内小型化,由皮下到心脏内,由最初的改善慢心律到电复律,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到同步能治疗心力衰竭,以及抗核磁起搏器以及无导线起搏器,技术发展越来越好,满足不同需求患者的需要,起搏器的使用年限最长可达10年以上,国内每年植入起搏器的数量可达10几万例,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我院心血管介入团队是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勇攀技术高峰的专业团队,无论在起搏器植入的数量、质量、类型,还是患者病情危重、复杂程度等方面,均处于区域领先地位,科室多年来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跟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做了许多宝鸡第一例的开创性工作,挽救了许许多多的危重的患者的生命,许多优秀病例在国内、省内学术会上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在起搏器随访程控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做到了制度日常化、流程规范化,建立了数百例患者的随访档案,对患者进行全过程管理,长年坚持不懈,已成为患者口口相传,非常信赖的起搏器植入和随访中心,为夲地区及部分周边省市的患者提供越来越好的起搏技术保障和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