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优质服务流动红旗窗口
2025年第一季度,全院各科室根据《宝鸡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工作要求,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紧扣科室年度工作计划,以患者就诊需求为核心,解难题、优服务、保安全,凝聚合力应对患者就诊高峰期,确保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安全稳定运行。
结合第一季度服务质量的全面量化考核,经医院党政会议研究审定,对全院评选出的5个“优质服务流动红旗窗口”、 10 名“医疗服务标兵”、 10名“护理服务明星”、5名“窗口服务明星”予以表扬通报。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第一季度优质服务窗口:
神经内三科
众所周知,全球范围内卒中负担沉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卒中中心建设是国家针对脑卒中这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疾病,制定的能有效降低卒中致残、致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自理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神经内三科承担“卒中绿色通道 ”救治重任,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脑动脉溶栓术 、取栓术;开展颅内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支架植入术 ;同时开展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眩晕、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癫痫、脑炎 、脊髓病变等疾病的治疗。2025年第一季度,神经内三科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并荣幸获得本季度流动红旗。
以技术为盾 守护脑血管健康
作为脑血管介入专科,每一个人都深知“时间就是大脑”。无论是急性脑梗死的急诊取栓,还是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每一台手术都是与时间赛跑。患者紧急送入医院,团队会迅速集结,30分钟内完成术前评估、家属沟通及导管室准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这样的生死时速在神经内三科并不罕见,而每一次成功的背后 ,都是医护团队协作与技术沉淀的体现 。
以细节为基 传递温暖服务
医疗不仅是技术,更是人文。神经内三科坚持“患者需求至上” ,以医院提升服务相关要求为指导,优化流程,增强患者幸福感。从术前细致入微的健康宣教,到术后24小时专人监护,从为焦虑家属递上一杯水,到为行动不便患者弯腰系鞋带…这些细节让冰冷的操作瞬间有了温度。第一季度,神经内三科共出院患者 431人,多次收到患者锦旗、感谢信、书法著作感谢。一位出院患者曾感慨:‘我住院这么长时间你们医生护士好像天天都在上班,医生前一天半夜做手术,第二天还在上班,你们都是铁人啊 !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命,还总是笑着鼓励我,给我说贴心的话,真的很温暖”。这样的认可,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以学术为翼 提升专业水平
科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始终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确保医疗过程的科学性和安全性;积极参与医院的质量评审和改进工作,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科室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建设。近期,科室荣获“陕西省首批认知障碍联盟成员单位 ”称号,科室副主任席聪担任常务委员,为痴呆与认知障碍领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室选派3名骨干医师参加“2025西北神经介入研讨会”学习先进前沿技术,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开展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中度脑梗死远隔缺血治疗,探索脑梗死治疗新方案,一季度,科室组织全科业务学习12次,理论与操作并举,提升患者救治能力。
以协作为桥 延伸康复服务
科室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与多家医院建立技术帮扶关系,远程会诊指导。同时,科室主动走进社区和基层医院,开展 “卒中防治公益行”活动,指导群众如何识别脑血管疾病。第一季度,神经内三科先后在6个乡镇、社区举办义诊,为 600余名群众免费筛查血压、血糖和颈动脉斑块 ,筛查高危患者并指导积极治疗。一位参与义诊的村民说“以前觉得头晕是小毛病,听了你们的讲解才知道可能是中风前兆,真是救命的科普 !”
医生们昼夜待命,护士们步履不停。神经内三科定期开展业务学习 、病例讨论、应急演练,只为让技术更精进 ;神经内三科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多学科会诊,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护。获得流动红旗是鼓励,更是新起点。未来,神经内三科将继续以“精准介入、快速反应”为特色,在脑血管疾病救治领域深耕,同时加强卒中防治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 “早识别 、早救治”的重要性,用专业守护生命,用仁心仁术温暖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