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再次成功开展植入ICD手术
心脏被视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内科的医生,每一次举刀、每一次用药,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近日,一场长达4小时的生死之战在宝鸡市人民医院打响,最终以医务人员的胜利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宣告结束。
我院心血管内一科近日收住了一名54岁的患者王莉(化名)。家属告诉笔者,8月27日晚8点多,正在和家人说话的王莉没有任何预兆突然晕厥,并且伴有抽搐,丈夫和儿子赶紧找车,将王莉送到凤翔县医院。由于医疗设备和药物的局限性,县医院及时与我院联系,连夜将患者送往院心血管内一科。
“当时我在值班,刚接到患者时,她双手紧握,两眼上翻,出现严重室速,每分钟达 200余次,而正常应在60— 100次 /分钟,患者随时都有猝死危险。”我院心内一科医生杨平说,当时他们使用了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并未见效。随后,五位医护人员通过反复使用心室内放电复律、胸外按压等救治手段,进行长达四小时抢救,终于将王莉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而医护人员仍然不能放松,因为心脏还有骤停的危险。
心血管内一科主任白志生手术中
心血管内一科主任白志生查房
心血管内一科主任白志生经过与家属沟通后,为王莉进行了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将电极置于患者的右心室心尖部,提高患者的心率,同时继续使用利多卡因静滴。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对患者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冠心病的可能,并且没有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脏结构异常。医生追问病史得知,患者七年前曾在西安火车站发生过一次晕厥,经抢救好转,发生晕厥的“罪魁祸首”也是室速。
经诊断,王莉被确诊为尖端扭转型室速。为了防止室速导致心脏猝死,彻底消除这颗“定时炸弹”, 9月5日,医生给王莉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它可以在心律失常发生时,自动采取电疗措施(超速抑制或电击),使心律恢复正常。 9月8日,患者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
2005年,我院心血管内一科率先在我市植入第一例ICD,手术很成功。至今,我院已成功做了16台ICD植入手术,是我市进行该手术最多的医院。近日进行的这例手术,是患者病情最重的一次。
据了解,室速24小时内发作3次以上,在医学上被称为“交感电风暴”,死亡率非常高,抢救成功的几率也非常小。我院心血管内一科医护人员在“交感电风暴”前并没有畏惧,而是勇于担当不推脱,不惧风险保健康,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点赞。他们不断革新诊疗技术,掌握最新最先进的治疗手段服务患者的医者情怀,更是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