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共青团宝鸡市委网站传来好消息,我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杨平被授予2016年度宝鸡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记我院心内科医师杨平
古人云:“医者,仁术也。”作为生命的守护者,医生不仅有着精湛的医术,同时也应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宝鸡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治医师杨平就是这样一位医生,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做好各项治疗工作,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求索,精益求精,勇攀高峰,以满腔的大爱来帮助病患拨亮生命的心灯。
坚定的思想战士
思想政治意识是阵地,更是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平始终要求自己做一个坚定的思想战士。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自觉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将其作为自己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等活动,重点是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学习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运用能力,坚持党性原则,反对阳奉阴违。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与人为善,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精诚的仁心医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病患面对医生的朴素托付。对杨平来说,为生命保健护航,却是时刻铭记的医学誓言。多年来,他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工作宗旨,勤勤肯肯、兢兢业业,多次被患者评为最满意医生。大家都知道,心内科急危重症较多,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病情变化较快,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记得有一次值班,他收治了一位76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胸闷症状不缓解入院,当时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当天夜间患者出现胸闷加重伴全身出汗,血压进行性下降,复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这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发病后死亡率非常高。当时患者迅速出现休克,反复室速、室颤,生命体征仍难以维持,时刻都有死亡的风险。杨平坚持不放弃、不抛弃,始终守护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反复电除颤、大量补液、静脉溶栓……经过一夜的积极抢救,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生命体征好转,随后又进行了冠脉介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长期随访,病情稳定。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患者家属“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每天面对的是被心脏疾病所折磨的痛苦面容,听到的是呻吟、看到的是焦躁、见到的是烦恼,见得多了会产生职业倦怠,会使得大家淡漠了同情心。但杨平以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医德典范,把病人放在自己的等同位置上,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并且不论职位高低,不管富贵贫贱,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就医渴望和医疗权利,微笑面对患者,注重交流的方法、方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病痛,而且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缔结了良好的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患者的依赖和赞誉,多次收到锦旗、感谢信。
妙手的除病专家
作为一名医生,要更好的服务于病人,能更好的解除患者病痛,不仅要有为患者服务的热情,更要有高超的技术水平。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杨平多次参加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长安国际心血管病学论坛等大型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利用微信等新媒体虚心向同行学习、请教。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国内外专业的学术动态,了解和钻研新技术、学习新知识、开展新工作,指导临床,更好的服务患者。在科主任和外聘教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冠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术、临时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心内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术等心血管介入手术。同时积极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开展急诊PCI术、开展创建胸痛中心等工作。心律失常一直是心内科的难点,例如比较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呈突发突止,很多病人有明显发作时心悸不适症状,但经常在发作过后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最终的确诊有赖于有创性的心脏电生理检查,绝大部分可通过射频消融术而根治。然而有创性的检查往往会让患者产生极大的顾虑,而最终延误病情。杨平了解到食道电生理检查是无创的,可发现平时未能发现的心律失常,诱发和终止心律失常,明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他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食道电生理检查的技术,使得该项技术在医院迅速开展,及时救治了许多患者。有一位室上速经常发作的患者,由于发作时持续时间较短,每次发作都未能及时来医院行心电图检查而明确诊断。随后经朋友介绍来医院就诊,杨平通过食道电生理检查很快就诱发出了心动过速,明确了发作类型,之后有创电生理检查证实两者结果一致,行射频消融术根治成功,消除了心脏的潜在风险,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突发病情的隐患。还有一位孕妇室上速发作后在某县级医院就诊,由于担心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胎儿有影响而不敢用药,症状持续不能缓解而转诊至市人民医院。杨平和同事立即通过食道电生理刺激,仅仅数秒钟就终止了室上速,避免了药物对胎儿和母体产生副作用。随着该项技术的开展,使得许多复杂、疑难的心律失常得以明确和救治,目前科室开展的食道电生理检查和有创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每年的例数位居全市第一。2016年4月杨平作为队长带队参加“心动中国·心电学知识大赛”,取得全省第二名,荣获二等奖。同时他认真总结临床工作经验,发表论文5篇,其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获得宝鸡市优秀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无私的公益大爱
参加工作以来,杨平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其中多次深入渭工路社区、宝鸡桥梁厂社区、姜炎老年公寓等基层进行义诊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免费诊治、送医送药。2012年在麟游县医院进行卫生支医半年,对提高当地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做出贡献。此外,在2015年7月自己联合爱心人士组建了宝鸡上善公益援助中心,并担任理事和医疗保障部负责人。自该中心成立以来,杨平与众多爱心人士一同参与了援助眉县退役士兵王永平、慰问农村退役老兵、情暖冬日慰问消防官兵、义务植树、关爱留守儿童以及为困难留守儿童办年货、与“英烈”子女共度“六一”等志愿活动,该中心先后被授予“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陕西省最美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宝鸡市志愿服务先进组织”等荣誉。他个人被评为“宝鸡市人民医院优秀志愿者”、“宝鸡市优秀志愿者”。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在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一名医生,杨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用爱和关怀救死扶伤,让身处苦难中的人们擦亮心灯,身心健康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