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角膜盲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角膜移植,而人类角膜移植的资源奇缺,据统计,国内每年新增角膜盲病人约10万余人,捐献的角膜不到五千例,大部分的患者都会因为缺少角膜的来源而等待着复明手术。2016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创将生物工程角膜应用到临床,解决了角膜资源奇缺的问题,生物角膜弥补了人类角膜材料供不应求的问题,为角膜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近日,我院眼科医院成功地开展了宝鸡地区首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
患者是一名54岁男性,在劳动过程中因热的铁水造成左眼角膜的烧伤,收住我院眼科一病区,烧伤后出现了角膜坏死,面临角膜穿孔的风险,继而会引起眼球的丧失,情况十分的危急。接诊后眼科一病区对患者进行了仔细检查,患者术前左眼视力:眼前\手动,角膜损伤严重,科室专门组织进行了术前讨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为患者实施板层性角膜移植手术。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于6月15日成功地为患者实施角膜移植手术,手术过程是将患者的角膜的病变组织切除,底层组织作为移植床,将新的角膜移植上去,手术过程持续一个小时左右,目前术后复查患者恢复良好。
严谨的术前讨论及检查
角膜移植手术
人体的角膜厚薄不均,最厚0.5毫米左右,分成5个层级,分别是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
这些角膜的不同层面,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比如上皮细胞层,虽然仅仅由5-7层细胞组成,但它是角膜抵御外来侵犯的第一道防线。而角膜最厚处为基质层,它占据角膜的厚度的90%,可以称为眼角膜最为核心的支架部分。基质层的结构和构成非常有利于光线通过和曲折,一旦基质层出现受损,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的损害。
也正是因为角膜的纤细、脆弱,外伤、感染等刺激都可能导致角膜疾病的发生。严重的角膜病变,可导致患者失明。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进行角膜移植。
当前,角膜移植分为板层性角膜移植手术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生物角膜适用于适合做板层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也就是切除角膜前面的病变组织,留下底层组织作为移植床,将新的角膜移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