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临床扎实推进 科研展露芳华
发布时间:2017-11-29    来源:宝鸡市人民医院    点击量: 143

 

 ——我院感染科2017年临床科研学术发展纪实

   “以科研学术促进医疗内涵、以医疗内涵提升服务质量”是感染科近年来制定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科室科研学术氛围浓厚,医护人员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学术工作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让我们顺着时间的推移回看一下:

 

 

  2月,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景富春博士作为宝鸡市感染肝病领域的代表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亚太国际肝病学会(APASL)2017年会(APASL是国际三大肝病学会之一),其关于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成果在大会核心展区做了壁报交流,会后该论文摘要被收录于影响因子为2.164的SCI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初步彰显了我市和我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研究的实力。
   5月,科室青年骨干医师、硕士杨晓玲在国际知名SCI期刊《Medicine》发表了一篇题为《Relationship of Treg/Th17 balance with HBeAg change in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receiving telbivudine antiviral treatment: A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al study》(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Treg/Th17平衡与e抗原转换的关系: 一项长期观察性研究)的乙肝研究论文。

 

   8月,由西交大二附院和西安肝病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丝路肝病论坛在西安隆重举行,感染科选送的病例在大会作了报告交流,会议内容全国直播,景主任还主持了部分会议内容。同时,在本次大会前举行的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陕西省肝病联盟成立大会上,景主任当选为常务理事。
  9月,景主任应邀在中华医学会第17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年会做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成果的报告,向全国同仁展示了我院医务人员的风采,这一研究成果随即被收入《中华消化杂志》论文专辑。同月,在西交大医疗联盟感染病诊疗联盟成立大会上,他作为宝鸡市代表出席。

  11月,感染科选送的疑难发热病例又一次登上了陕西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青年发热性疾病诊治论坛,由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张素梅做了大会报告交流。同月,景主任的一篇研究论文《Potential rat model of anxiety-like gastric hypersensitivity induced by sequential stress》(序贯应激法致焦虑样胃高敏感性大鼠模型的建立)在影响因子为3.365的SCI期刊《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发表,这是他继2014年填补我院SCI论文空白后再次在国际性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截至目前,全科今年已有5篇学术论文在国际或国内核心期刊正式发表。

  这些学术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感染科近几年来注重全面提升临床诊疗技术和扩展诊疗业务,不断注重科研学术的临床积累,在医疗实践中勇于捕捉灵感、探索研究,从而使临床和科研相得益彰,全面促进了诊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科室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