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专访杨晓宁:精准把控细节就能确保先行一步
发布时间:2020-06-08    来源:宝鸡市人民医院    点击量: 252

 

 


宝鸡市眼科医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主任  杨晓宁 

  副主任医师,陕西省激光学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青少年视力保健与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视光学与屈光手术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眼视光学会委员。熟练掌握各种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飞秒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手术、有孔型ICL治疗高度近视,干眼及眼表疾病、斜弱视矫治等诊断治疗。国家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宝鸡市科技进步奖3项。


 

细节决定成败


  见到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准分子中心副主任杨晓宁时,交谈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把控细节”这四个字。于是,谈话便围绕“细节”一一展开。
  2002年8月,准分子屈光中心一成立杨晓宁就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经过长期的刻苦努力,不仅成为独挡一面的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而且担任中心主任,整天盘算着做强主业、做大副业,不断放大“磁吸”效应。
  杨晓宁如数家珍的介绍,2002年即开展了德国MEL70准分子激光;2012年引进德国阿玛仕准分子激光设备,在西北首家开展T-PRK手术;2015年引进美国第5代宇航飞秒iFS150技术;2018年又在西北率先开展全激光Smart手术,标志着人民医院眼科屈光手术治疗水平西北领先,与国内同步,与世界接轨,目前已使上万患者成功摘掉眼镜,在宝鸡及周边地区影响日盛。

 

2019年6月,杨晓宁做客宝鸡广播电台节目

  18年里宝鸡市人民医院近视激光技术4次跨越,每次都都能创造“首家”“率先”。干眼专业从无到有,及每年都有创新突破,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学研结合、学做融合。杨晓宁2004年完成的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获宝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另一项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科研论文在国内首篇发表等成绩。
  除了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外,还得益于从细微处了解社会需求,与时俱进的调整发展思路。用杨晓宁的话就是小处着眼、大处着力。
  细节不仅决定成败,而且往往蕴含意想不到的转机,把握好,就会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在准分子手术开展之初,她发现不少患者术后有干眼现象,而当时并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接诊中遇到的这一细节问题促使她翻资料、求专家,悉心研究。虽没有现成理论可循,但堡垒也经不起连续攻打,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逐渐搞清了干眼病的成因主要是泪液少、蒸发多、睑板腺阻塞、蠕形螨虫感染,因而出现眼睛干涩、磨痛、异物感、眼胀、疲劳和烧灼感。通过睑板腺照相、螨虫检查、泪河高度测量,脂质层评估等检查,分型、定性、定量诊断。随后开展了眼睑热敷、按摩,超声眼睑深部清洁螨虫和干眼脉冲激光等一系列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由于有了破解途径,积累了大量经验,诊疗范围扩大到非手术患者。遂于五年前设立了干眼专业,创立了干眼门诊,到今天独立的干眼检查、治疗区域,斜弱视诊治等不但解除了不少本地患者的烦恼,而且甘肃、河南等地的病人也远道来求诊。

 
 事事站在病人角度


  在与笔者交谈的两个多小时里,一位她刚诊断完的病人就如何用药连问了三次,每次她都一一回答,将服用办法、注意事项写到药盒上,其耐心程度让笔者吃惊。面对笔者不解的目光,她说每天都是这样,只要病人来问,就要尽量回答,交代清楚。眼睛上的病千万马虎不得。经常碰到托人找她做手术者,她都不厌其烦的问清情况,当了解到其中的一些人因近视度过小,完全不需手术时,她诚恳的一一劝退。有人非要坚持,她就反复讲解,直到说服对方。她说,如果单纯从经济利益出发,当然是来者不拒。但治病首先要看需要,不需手术者就不能不负责任,医生干的是良心活,做一台手术要经得起5年、10年的检验,不能急功近利。只有为病人长远考虑,病人才能信服,他们的家属、朋友也就会由此产生信赖感,这可能就是口碑的力量。不论是哪里的患者,她都要回访,告知后期注意事项,即使对远在成都等地的手术患者,她也会通过朋友托朋友的方式为其联系复查医生,以微信交流的办法掌握其康复情况。

 

2019年6月,杨晓宁到宝鸡中学为学校师生普及近视眼预防知识


  她说,担负管理职责这些年,用心最多的是完善制度、优化流程,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弥补短板、堵塞漏洞,使之运行更顺畅。在团队培养上,她也是从细节入手,从不生硬地指责,而是处处带头,比别人多想一点、先走一步,想法设法解决问题。这样久而久之,无论是业务技能,还是管理理念,都往往有可取之处,尝到了超前思维的好处。

 


  手术当艺术, 细节定成败。注重细节的杨晓宁透露,下一步紧扣屈光、干眼、视光三大方向,齐心协力巩固已有成绩,满怀信心攻关拓展,力争掌握更多的新技术,开展更多的新项目,使百姓家门口的同仁医院,造福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