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长期头疼?眩晕?神经内科找她准没错!
发布时间:2020-04-15    来源:宝鸡市人民医院    点击量: 178

 

 

  在宝鸡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神经内一科门诊,有一位女医生每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在岗,门前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很多都是慕名而来。她耐心细致总是面带微笑的问诊,使每一个患者都可以得到最贴心最满意的诊疗服务。她就是宝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医师李玉娟。

  李玉娟,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眩晕专委会委员。在眩晕、头晕、脑血管病、头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眩晕疾病诊疗方面的知识、理念、诊疗方法处于本地区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好评。多次参加眩晕规范化诊疗学习,并致力于眩晕疾病规范化诊疗的宣传和普及。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周一、四下午
  联系电话:15891073055

 

以患者为先导,仪器检查为辅助

  “大爷,您先请坐,给我仔细说说最近的症状变化,头晕有没有缓解,行走步态稳不稳,睡眠怎么样,最近血压怎么样,我先帮你量个血压”,李玉娟正在接诊一位已经是第三次来她门诊随诊的一位70岁老年患者,李玉娟对他的病情熟记于心, “大爷,您这次就诊还需要再做一个辅助检查进行比较,检查地点我都给你写好了,您就按照这个先去检查,慢慢来,拿上检查报告单后再来这找我,我今天都在门诊”。

  由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基础病繁多,病程长、病史复杂,且很多患者听力差,沟通困难,在眩晕诊疗中,李医生需要耐心的病史询问,抽丝剥茧,找出眩晕特点,进而找到诊断思路,形成最后诊断。

  李玉娟是医院“眩晕的诊断与精准治疗”项目的负责人,2年来,她致力于规范、优化眩晕疾病的诊疗程序。眩晕病人中更多的是一些主观症状多,客观体征比较少的患者,患者大部分都只能描述自己长期受到眩晕困扰,但有时辅助检查做了很多,仍不能对引起眩晕的疾病做出病因诊断,这就尤其考验神经内科医生的基本功,一个看似简单的问诊过程,既往史和先病史的采集方显一个医生的基本功,系统的问诊,详细的查体方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一位优秀的神经内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眩晕的疾病谱,对绝大部分疾病做到心中有数,再结合辅助检查,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精准的治疗。不仅包括初诊时的认真问诊、准确判断、不断思考,还需要严密随诊,随时观察患者动态。

  李玉娟常常问自己,离开了仪器的辅助检查结果,自己是否还能准确无误给患者做出诊断及相应的治疗,常常告诫自己要以“病人”个体本身为导向,不能过于依赖辅助检查,这就需要长期学习、经常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时俱进。

 

 

疗效才是硬指标,患者都成“宣传员”

  一位70岁的女性患者早起卧位起立时突发头晕、视物旋转,持续了大约一分钟后缓解,之后类似症状反复发作,都是卧立位体位变动及翻身时发生,辗转就诊于多家医院,吃药、打针、按摩多种方法都不管用,病人非常痛苦,来到我院找到李玉娟医生,李医生通过问诊、详细查体,排除脑血管疾病引发的中枢性眩晕,考虑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立即给予手法复位治疗,疗效立杆见影,困扰了患者大半年的疾病很快就好了。

  还有一位患者腹泻二天后出现持续眩晕,站立不稳,反复恶心呕吐,当地医院以脑血管病给予输液治疗一周,没有缓解,李玉娟询问病史后,详细查体,发现患者头向右偏斜,有自发的左向水平眼球震颤,甩头试验右侧阳性,让患者站立发现其向右侧倾倒,此时,右侧前庭神经炎的诊断已浮现在脑海里,立即给予前庭功能检查,发现患者右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减弱,从而验证了李玉娟的判断,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一天后患者头晕明显好转,两天后即可下床独立活动,继续给予后续治疗,配合前庭功能锻炼,一周后患者高高兴兴的出院了。

  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主诉慢性头晕发作两年,走进诊室时愁容满面,拿了一沓检查单,已经辗转在多家医院就诊,可困扰多时的头晕仍不能有效缓解。李玉娟经过询问,得知她有高血压病史和颈椎病史,反复多次检查头颅及颈椎核磁共振,提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颈椎间盘突出。两年间患者以高血压病、脑梗塞、颈椎病一直给予治疗不见好转,目前不但头晕,还出现头胀痛、烦躁,夜间睡眠障碍,追问病史,得知患者两年前突发头晕、视物旋转,伴反复恶心呕吐,急诊住院后积极治疗,眩晕感虽消失了,但遗留了慢性头晕,患者一旦外出到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就感觉到头晕、站立不稳,只有坐着或者躺着时才能好转,最后发展到看电视及注视移动物体时都头晕,患者非常担心。李玉娟经过详细查看既往检查单,查体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根据患者以上特点,考虑诊断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经过焦虑抑郁量表检测提示焦虑抑郁状态。此类病人是由于长期疾病的困扰导致精神性病变,实质上就是精神性头晕,原因很可能是患者当初出现的急性前庭疾病,中枢的再适应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关,当初严重的眩晕症状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对头昏过度关注,而这种过度关注,会激活脑内某些区域,触发焦虑抑郁情绪,从而使头昏症状持续化,李玉娟用通俗易懂的话详细为患者解释发病的机理、病因及后续的治疗,取得患者的高度认可和信任后给予规律的抗焦虑抑郁治疗,配合前庭功能锻炼,一月后患者头晕症状明显好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以上病例仅仅是眩晕门诊众多患者中的几个小缩影,自我院眩晕门诊开办以来,共接诊各种眩晕患者1300多人,通过前庭功能检查系统鉴别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由此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500余人;根据眼震检查特点,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成功率99%;通过眼震视图及冷热双温试验诊断前庭神经炎并做具体定位57例;诊断前庭性偏头痛160余例;结合头颅MRI检查,诊断中枢性眩晕并启动卒中诊治方案,诊断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240余例。


  李玉娟提醒大家:虽然眩晕疾病很多都是前庭外周性疾病,不会引发严重后果,但是由于中枢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眩晕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提醒患者如有眩晕症状,请及时到医院神经内一科眩晕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