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宝鸡市急救中心荣获“陕西省五四奖章”集体!
宝鸡市急救中心承担着宝鸡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宝鸡市急救指挥中心两项维系城市健康,守护百姓生命的重担,是一只历经重大疫情考验,高质量完成重大活动保障、突发事故救援、灾害应急处置检验的钢铁团队。在“非典”、“坪头镇泥石流塌方”、“玉树地震”等等突发事件的磨练当中,这只“急先锋”队伍愈发成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急救生命线,反应迅速,转运及时,保障有力,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共青团宝鸡市委授予“战‘疫’急救应急青年突击队”称号。
新冠肺炎突暴发 火线转运显忠诚
全员集结勇担当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猛波及全国,宝鸡市急救中心在疫情防控中担负全市发热和疑似病例接运、转诊、急救等重任。腊月二十九快下班时,中心根据外地疫情发展决定提前进入临战状态。在家倒班休息的医护人员接到命令第一时间归队,勇于担当疫情防控的急先锋。为了做好此项,中心办公室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了宝鸡市新冠肺炎转运流程及急救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按照规定要求,对转运流程、人员防护、设备消杀等环节,进行了反复的培训和演练,在确保患者及时高效转运的同时,避免了医务人员零感染。
战役一线党旗红
急救中心有党员11名,疫情防控战斗打响后,中心利用党小组会、早间交班会动员党员哪里有危险就冲在前、干在先,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心郭鹏飞是一名救护车司机,他和搭档魏岗医生一直奔波在转运第一线。就是轮到休息时间也要坚守岗位,不肯离开,随时等候指令奔赴一线。“90后”共产党员张帅医生和救护车司机席建宁,两人不怕危险,甘于吃苦,多次主动请缨,要求承担高危患者转运任务。
火线转运显忠诚
2月2日早8:30分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一名确诊新冠患者需从我市定点收治医院转运至西安唐都医院进一步治疗,接到转运命令的中心驾驶员范彬主动要求承担此次转运任务。根据防护要求范彬全副武装驾驶负压救护车转运患者前往上级医院治疗。从接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转诊至西安后返回到完成救护车终末消毒处置,整整经历了7个多小时,为了抢时间、为了救患者,为了省装备……这七个小时范彬和随车医护人员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长时间的驾驶车辆导致范彬下车时腿都快僵了,口罩勒出红印的脸都快出水泡了……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耗时最长、最艰难的一次转运任务,而这,也只是转运工作的一个缩影。
坚守调度生命线
每一个电话都是一次出征,每一句轻声问候总是抚慰病人焦虑的心灵。为了坚守好群众急救生命线,中心调度科全员培训发热患者与疑似病例的询问技巧、判断方式,掌握其临床表现、发病指征,做到合理、科学、精准的分配调度,保证日常急救任务的指挥和新冠肺炎病例的转运调度两不误。面对群众恐慌带来的不理解、不配合、不自信,120调度人员虽然嗓子哑了但也从无怨言,有的只是对岗位的坚守,对群众的理解和关爱,对生命的守护和敬畏。她们用实际行动将“120”急救电话变成了大家信赖的24小时不离线的防控指导、科普咨询热线。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较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心急救出诊605余次,其中发热患者转运113人次。
勇于担当淬初心 急难险重屡建功
宝鸡市急救中心成立于1994年1月,现有工作人员42人,35岁以下青年27人,青年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64.3%。中心现拥有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CTI一体化呼叫中心、急救车载GPS定位系统、远程网络会诊系统等。据统计,2019年全年,急救中心调度接听电话74881次;120出车6699次;参与3人以上重大事故救援17次68人;重大会议及活动现场保障44次;公众急救培训及义诊15次;开展各类卫生应急拉练5次。
“视责任为泰山、视呼救为命令、视时间为生命、视病患为亲人”,急救中心全体人员始终不渝的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承诺。
以应急保障为载体,不断增强急救青年使命担当。他们多次深入社区、学校及相关兄弟单位进行急救知识宣讲和培训,让人人都成为生命的守门员。先后为世佛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秦岭论坛、全国游泳冠军赛、全国跳水冠军赛、中国越野摩托车赛、陕西省十五运会、杨凌国际马拉松赛、宝鸡市两会等多项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出色完成了陕西省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演练、宝鸡市地震应急演练、反恐集结演练、直升机航空救援演练等大型演练,极大提升了120急救社会影响力,塑造了急救青年的良好形象。
以公益慈善活动为平台,不断强化急救青年责任意识。他们与“上善公益联合会”、“玖壹柒”、”海棠微公益”等公益组织携手开展慰问抗战老兵、公益植树,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活动开展情况被众多媒体报道,受到各方好评与称赞。同时发挥医改优势,利用市政府应急救助基金、三无人员救助等政策建立9个绿色生命通道,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对生活困难群众及三无人员,实行免费救治等措施。结合脱贫攻坚战,2019年减免急救费用113325万元。在2019年宝鸡市急诊急救岗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获得团体一等奖,青年文明号号长张保臣获得个人二等奖,被宝鸡市总工会授予“宝鸡市技术能手”称号,被授予宝鸡市卫健系统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真心实意服务百姓不仅是急救中心的本色,更是多年初心不改,日益发扬光大的底色。去年12月19日晚,宝鸡市一女子因病求助120,急救中心出诊时发现5个月大的婴儿无人看护,急诊调度员杨伟变身临时妈妈悉心照顾,直到孩子家人赶来。这则新闻12月24日被《宝鸡日报》刊登报道后,先后被央视新闻移动网、搜狐视频、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宝鸡新闻网、华商二三里等媒体转载刊发。12月30日还登上人民日报《来了!新闻早班车》社会栏目。120调度员秒变临时妈妈的温情举动广受褒赞。
这群肩负使命、砥砺奋进的急救青年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让飞扬的青春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闪光,编织了一串串不忘初心勇进取、不负韶华争朝夕的青春故事!先后被评为宝鸡市“青年文明号”、“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宝鸡市青年突击队”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单位,直升机救援合作单位,全国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陕西省紧急医学救援队宝鸡基地。
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就是命令。宝鸡市急救中心为了生命热线的畅通无阻,为了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让“生命相托,分秒把握”的急救精神在急救青年的内心深处生根发牙、茁壮成长,让奋斗的青春呵护着生命健康之花在“生死时速”中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