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教育遇到了新冠疫情这个有史以来最特殊的时期,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对老师、学生、家长都是重大的考验,对于从来没有网络授课经验的老师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在院本科医学生身体健康,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全院教职员工迎难而上、群策群力、克服困难,积极探讨实施疫情特殊时期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线教学,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完善。
统筹部署 制度先行
接到学生不返院通知,科研教学科迅速做出反应,按照线上授课要求对2019-2020学年第2学期本科教学工作计划做出调整,重新安排教学进度表和课程表。制定了疫情期间“延期开学教学工作预案”、“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返院工作防控预案”等。建立医院微信教学群、学生群。各教研室与带教老师签订教学任务书,在线教学课程大纲,落实教学责任。
摸底排查 做好统计
各教研室对承担本学期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排查,对因疫情不能按时上课的教师,按照医院教师管理要求做出调整,以保证教学质量。承担课程的教师做了线上教学与考核应急方案,提前开展线上备课检查、督促工作。
授课培训 积极参与
借助医学院智慧教学平台安排全体教师参加延安大学医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暨临床医学认证线上系列培训9场。各教研室、教研组积极组织全院80余名教师在疫情防控的紧张临床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线上培训学习。
线上线下 同质等效
3月2日线上授课正式启动。老师们纷纷建言献策,权衡网络压力、网速卡顿、流畅性、学生学习环境等等多方面因素选用“腾讯会议”“腾讯会议加雨课堂”线上直播授课的形式给学生们呈现出精彩的课程。
为了保证在线授课质量,临床老师们克服困难重新制作PPT适应网络直播教学,尽可能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将课件、预习内容、学习要求等提前推送给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为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掌握知识点、重点难点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多方面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
本学期参加理论教学的老师有32人、见习带教的老师29人。见习带教老师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将查体、问诊、检查、科室的仪器、手术、操作等制作成视频呈现给学生,通过网络互动教学加深学生记忆,培养学生动手书写病历能力等。
督导并重 严格考勤
建立了“教师自评-督导检查-学生反馈”的三级教学效果反馈机制,使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全身心投入教与学中。班主任坚持每天、每堂课与学生老师共同进入课堂,监测网络运行情况,协调解决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确保带教老师网课正常开展。同时对学生进行实时考勤,联系提醒学生按时上课,提高自律性,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调查问卷 促进教学
科教科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对33名见习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8项调查项目涉及网课学习和医院教学管理等方面内容,学生对网课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医院的教学管理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评选出了朱晖、张少峰、景富春、宋颖、张素梅等最满意的教师。
线上监考 保证效果
受疫情的影响,原计划学生返院考试再次搁浅,我院组织教师参加“雨课堂线上考试培训”,最终顺利完成了学生的线上考试工作,考试过程实时监控,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有效。
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博采众长、善学善思、厚积薄发、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正因为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潜心教书育人。我们才更有激情,勇于创新、不断反思、扎实工作,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做到了“线上线下优势互补 理论实践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