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91岁! 普外肝胆胰脾外科再次挑战ERCP取石高龄患者
发布时间:2020-11-17    来源:宝鸡市人民医院    点击量: 193

 

  胆结石取石手术原本属于常见手术,但加上“91岁高龄、心肺功能极差(左心衰)”两个条件,这个手术瞬间变得不再普通,难度系数大幅上升,成了一个高风险手术。

  近日,宝鸡市人民医院普外肝胆胰脾外科收治了一位高龄患者——91岁的苏奶奶,苏奶奶住院后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

  对于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治疗上常首选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取石治疗。91岁的苏奶奶反复发作胆管炎,苦不堪言。家属听说宝鸡市人民医院高龄患者ERCP成功率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寻求治疗。

ERCP取石治疗

  ERCP是一种微创介入的治疗方法,技术已日趋成熟,具有微创、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能保持胆道系统的完整性及生理功能。

  宝鸡市人民医院普外肝胆胰脾外科ERCP团队联合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药剂科组成MDT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病情后,决定为苏奶奶进行ERCP治疗取石术。但苏奶奶年事已高,心肺功能极差,麻醉手术风险非常大,再加上患者的胆管解剖位置造成插管困难,十分影响ERCP手术的成功率。


充足准备  做好一切应对措施


  苏奶奶的家人希望能够解决病因,从根本上缓解老人的痛苦,同时也很信任和体谅医务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手术风险都表示理解。他们非常坚定地对医生说:

  “医生,我们相信你们,会积极配合治疗……”

  “老人家确实年纪大了,任何操作都有很大的风险。你们尽管放心去治疗!”

  带着家属的殷切期望和嘱托,普外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刘益民在会诊讨论中谈到:虽然此手术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都非常高,但只要多学科共同努力,做好一切并发症的防范措施,并进行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有信心一定能打赢这场胜仗。MDT团队所有人坚定信心,共同为这场战斗做好最全面充分的准备。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平,呼吸内科主任高燕做好术前评估,并根据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预备方案,在手术过程中全程在患者身边监护。

  麻醉科副主任陈治富与重症医学科张致苍副主任医师就麻醉方式进行了谨慎考虑和详细讨论,最终权衡利弊,选择不插管全麻手术方式,但同时在术中准备好麻醉机,若患者情况有变化,随时改为插管麻醉。

 

多学科协作  手术顺利完成 


  经过充分的准备,ERCP团队为患者进行了不插管全麻下的手术治疗。在普外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刘益民、消化内科主任贺继东的指导下,由金上博副主任医师主刀,术中经口进镜,顺利到达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发现乳头位于十二指肠憩室旁。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但在多学科的协作下,在心内科,呼吸科医生全程悉心的监护下,麻醉科陈治富主任高超的麻醉技术下,整个手术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顺利送至重症监护病房。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悉心诊治下,苏奶奶心衰症状缓解后转回普通病房,术后一周痊愈出院。

  宝鸡市人民医院ERCP团队对于高龄患者的救治有着丰富的经验。今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科室仍开展了高龄患者ERCP治疗100余例,占ERCP手术总量的将近三分之一,体现了我院的综合医疗实力以及优质的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的高龄、高危患者创造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