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72岁老人手写“感谢信”,点点浓墨显真情
发布时间:2022-04-02    来源: 张晋瑄    点击量: 241

       3月19日,72岁的患者李大爷在家中突发心律失常,正值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他连忙打120急救电话联系入住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经过几天的救治,李大爷日渐康复,为了表达和医院的深厚感情,老人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满满四页纸道不尽的真情表达了对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1.jpg

2.jpg

3.jpg

4.jpg

关怀备至,患者当亲人

       李大爷的感谢信里写满了医护人员对他的关怀。但要说让李大爷印象最深刻,还是3月23日那一天从医生手里接过那一杯药说起。3月23日早心内科主治医师关欣、医师杨文友在查房的过程中,发现李大爷孤身一人、行动不便,周围一个陪人都没有,经过询问才知道由于疫情影响子女都来不了医院。看见李大爷窗户还开着,主管医生关欣一面叮嘱询问李大爷的服药情况,一面连忙让杨文友赶紧把窗户关上,并搀扶李大爷坐起,同时细心地为李大爷把药准备、冲泡好,小小举动让李大爷十分感动。李大爷在赞扬信里写道:“我活了70多岁,第一次碰见医生给我一个病人端药水,我真是非常感动,他们真的是视患者为亲人。”

精心照料,耐心化病厄

       除了“端茶倒水”的小事,在对李大爷的治疗上心血管内一科尽心尽职,精心诊治。李大爷从入院就一直高烧不退,体温最高一次达到38.8℃。心血管内一科医生一方面迅速诊断李大爷发热病因,另一方面对症施疗,及时为李大爷进行退烧。在李大爷的感谢信里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傍晚护士就会给我头上蒙上冷毛巾降温,每一次测体温都很及时,半夜两点还来为我挂针,真的太辛苦了。”科主任白志生每天早上查房也会询问他康复情况,体温多少度、用了什么治疗、感觉如何,事无巨细的关怀成了患者恢复的最好砝码,李大爷从入院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10000多次已下降至600余次,发热症状也完全消失。

精准预判,会诊解难题

       李大爷因为年龄大,各种基础疾病较多,耳鼻喉、肾功能都大不如前。李大爷原本不想麻烦医生,想等好一些再转科进行治疗,心血管内一科仔细的询问发现情况后,立即联系泌尿和耳鼻喉科的专家前来会诊,小小举动一下走进李大爷“心坎”,不但节省了李大爷的时间,还节约了费用,仅仅两三盒药,就为李大爷解决了大困难。

       目前李大爷恢复状态良好,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让李大爷内心感慨万分,连忙写下满满四页感谢信,并通过送锦旗的形式表达对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的感激之情。

5.jpg

       点点滴滴,汇流成海。宝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用精益求精的医术、无微不至的照顾、每一个细节的呵护打动了患者的心,消除医患之间的隔阂,奏响“心”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