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这一年我们这样走过|踔厉奋发 坚定笃行 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道路上勇毅前进
发布时间:2022-12-31    来源:宣传教育科    点击量: 218

年终盘点

— Year-end inventory—

       

      时光飞逝,转眼间,日历已翻到最后一页,2022年,我们背负使命,我们尽锐出战,我们以医者坚韧恒久的勇气,不负患者以性命相托的信任。我们在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征程上,革故鼎新、笃行不怠,走过了值得铭记的壬寅虎年!一个又一个坚实的步伐太多奋斗的足迹值得我们盘点和回顾

党建

  这一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活力掷地有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党建领航作用持续发挥,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到位,各项决策均依据医院章程及决策清单实施。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引领各项工作规范运转。坚持政务公开,领导班子通过电话、电台、网站、公休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务实高效解决问题。以“严细深实快”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事事有安排、件件有反馈、项项有落实”。

1.jpg

抗疫

  这一年,我们顶住疫情袭扰,交出防控满意答卷。在这段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人医人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迎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等多轮检查,受到充分肯定。在国内出现局部地区点状散发疫情的紧要时刻,我们迅速反应,1239人次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在6个地市、多个区县开展核酸采样、医疗救治、防疫消杀、流调溯源、业务指导等,足迹横跨祖国版图。完成“两站一场”保障及10余次重大活动核酸检测任务。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广大干部职工立足职责使命,胸怀大局、坚守一线、冲锋在前。精准落实中省市文件精神,扩容发热门诊,制定诊疗方案,全力救治危重患者。

2.jpg

发展

  这一年,我们升级硬件软件,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医院按照“院外选址建设,院内提升改造”的建设思路,对老院区进行提升改造,院外在宝鸡高新区选址建设,进一步提高为地区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能力。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扩能改造旧感染楼,装修业务用房82间,更换门诊诊室及住院病区办公桌椅,排查自建房安全隐患,完成主供电缆改造,在医院主干道安装交通违法抓拍监控,施划单行道标线,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患者就医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改善。扎实推动行风建设,将行风建设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紧盯重点工作,经常性开展回头看,强力治理“慵懒散漫”行为,加大政风行风建设与目标考核、业务管理、先进评选等环节挂钩力度,对医疗设备招投标、工程招投标、人员招聘等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环节深化“嵌入式”监督,自编自导自演的微视频《红包“变形记”》入围市纪委优秀廉洁微视频展播。

3.jpg

医疗

  这一年,我们苦练业务技能,医疗水平快速提高。开展创伤负压引流在乳腺甲状腺术后的应用等新技术新项目45项,眼科开展宝鸡地区首例眼后巨大肿瘤切除术,神经外科开展内镜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检验科病例在全国交流发言。多学科联合会诊157例,复杂病例服务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医院被授予 “卓越心衰专病中心”“陕西省卒中中心单位”等,眼科医院被授予国家级“光明中心”,急诊科被评为“陕西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先进集体”。守住医疗质量安全红线,17名院级质控员定期完成查房、术前讨论等核心制度质控工作,院级品管圈“摇摇圈”荣获第八届陕西省医院品管圈大赛护理专场三等奖。坚持主诊医师负责制,实现“医生跟着病人走,服务诊疗全周期”目标。

4.jpg

人才

  这一年,我们狠抓人事管理,人才立院教学相长。规范人事管理,制定《学科带头人聘任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严格落实“因事设岗、按岗聘人、人岗匹配”要求,修订科室职责,完善岗位说明书。引进骨科带头人等实用型人才19名,择优招聘高校毕业生46人,选拔43名业务骨干充实管理队伍,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上线信息化考勤系统,管理更加高效。落实援藏援疆政策,7名医务人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支医、抗疫使命。弥补科研弱项,全年发表论文87篇,其中SCI论文11篇。申报2022年度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5项,结题1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立项1项,申报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获得市第十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申报省市“学术金秋”活动项目9项。128名学生完成临床实习任务安全返校,两名医师参加延大课堂教学创新比赛喜获佳绩,承办线上线下学术活动11场。

5.jpg

服务

  这一年,我们聚焦患者需求,惠民措施深受好评。优化学科设置,成立骨四科、神经内三科。坚持服务绩效考核引导,评选服务明星,志愿者每日支援预检分诊、核酸检测,持续优化服务管理流程。加大深入临床一线频次,召开公休座谈会,倾听患者心声。医保财务窗口“一窗式”服务,简化门诊血液透析等12项报销手续,全院“一张床”使用2478天,床位使用率明显提高。坚持无假日医院,小长假累计服务患者8.2万人次,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严格集采管理,带量采购耗材17批次75种,让利患者近750万元。加快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系统通过四级测评,搭建信息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完成医保系统及网络整体切换,开展医保移动支付业务。疫情政策调整后,及时开通“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在线服务,满足日益增多发热患者就医需求。

6.jpg

文化

  这一年,我们优化资源配置,医院影响力辐射扩大。进机关、社区开展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培训6次,高质量完成我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等医疗保障16次,被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宝鸡执委会评为优秀保障单位。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向3家医院派驻22名高年资主治以上人员,接诊患者1846人次、业务查房609次、手术示教726例,培训讲课65场次,开展适宜技术8项,接收受援医院16名业务骨干来院进修培训。全年走访医联体成员单位22家,两当县医院等10家医联体成员单位来院交流工作。积极传播健康知识,推出保健视频36期,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结合各种宣传日,累计开展健康义诊32场次。重视外宣工作,巩固“1+1+6”融媒体宣传模式,42名业务骨干在线直播,与网友互动答疑,紧扣业务主题,发布短视频164条,累计浏览量超过419万。今年,我院医护再次荣登国家媒体,急诊科、心内科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老人的事迹登上人民日报抖音平台,受到上亿网友点赞,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

7.jpg

荣耀

  这一年,我们敢于勇争一流,踔厉奋进硕果累累。先后迎接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导组、省卫建委、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延安大学、市政协等单位考察调研,荣获各类集体荣誉41项,捧回个人荣誉60余人次。医院被健康报社评为“年度卫生健康行业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医院志愿服务协会被陕西省文明办评为陕西省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上荣获“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状”,眼科一病区荣获宝鸡市“五一”巾帼标兵岗。郑小军同志在支援上海抗疫期间被陕西省支援上海抗疫医疗队指挥部授予“优秀副队长”荣誉称号,感染科景富春主任主笔的《病毒演义:人类与病毒的博弈》被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王惠霞同志荣当选“宝鸡市第八届劳动模范”,杨林东同志被市委组织部评为“百名专家下基层”活动先进个人,惠权斌、胡晓春同志被阿里地区地委评为“阿里地区优秀援藏医疗人才”,王静、景斗星、任宏杰、宋颖、李文冬等同志分获第十九届宝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二、三等奖,张娟娟、杨阳、姚佳雯3名同志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药品安全监测工作先进个人”,门诊管理办公室杨露露被评为全市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30余名业务骨干在省级以上学会任职。

8.jpg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新的一年,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的指引下,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时刻把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期盼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倾心专注,履职尽责,努力提升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切实承担建设健康宝鸡的重任,为我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奋力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