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8-31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李旭东)    点击量: 150

       王师傅单位体检的时候行胸部CT结果发现7mm肺部结节,心里一下就慌了,“肺为什么会长结节,我是不是得肺癌了”等问题在心头萦绕,让王师傅寝食难安,于是经朋友介绍,到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内一科门诊就诊,经过门诊大夫详细阅片,对肺结节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内部特征等综合分析,向病人解释后,这才终于放下了心。随着大众对健康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检,不少人体检都会发现肺部结节,那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它呢,结合2018年肺结节诊治中国指南为大家科普一下肺结节表现和诊断。

1.jpg

肺结节的定义

       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肺结节分类

(一)数量分类

       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2个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

(二)病灶大小分类

       肺结节中直径<5 mm者定义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10 mm者定义为小结节。微小结节可在基层医院管理;小结节可在有诊治经验的医院;10~30 mm的肺结节则应尽早请有经验的专家诊治。

(三)密度分类

       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后者又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2.jpg

筛查人群和评估手段

(一)筛查人群

       建议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3.jpg

(二)评估手段

1.临床信息

       采集与诊断和鉴别诊断相关的信息,如年龄、职业、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个人和家族肿瘤史、治疗经过及转归,可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2.影像学检查

       胸部CT扫描可提供更多关于肺结节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内部特征等信息。

3.肿瘤标志物

       (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标志物;

       (2)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

       (3)癌胚抗原: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判断肺腺癌复发、预后以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

       (4)细胞角蛋白片段19:对肺鳞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5)鳞状细胞癌抗原:对肺鳞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如果在随访阶段发现上述肿瘤标志物有进行性增高,需要警惕早期肺癌。

4.功能显像

       对于不能定性的直径>8 mm的实性肺结节采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区分良性或恶性。PET-CT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敏感度72%~94%此外PET-CT还可为选择穿刺活检部位提供重要依据。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5.非手术活检

  (1)气管镜检查:常规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自荧光气管镜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肺活检术或虚拟导航气管镜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率,且安全性高,在肺结节鉴别诊断和早期肺癌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4.jpg

6.手术活检

  (1)胸腔镜检查:适用于无法经气管镜和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TTNB)等检查方法取得病理标本的肺结节,尤其是肺部微小结节病变行胸腔镜下病灶切除,即可明确诊断。

  (2)纵隔镜检查:作为确诊肺癌和评估淋巴结分期的有效方法,是目前临床评价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可弥补EBUS的不足。

7.筛查结果管理

       (1)首次筛查结果及管理

5.jpg

专家提醒:

  发现肺结节切莫慌,查明原因是关键。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者戒烟;定期复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如果是年轻患者、肺部结节较小、发现时间较短、没有明显症状,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明确肺部结节有无短时间内增大,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如果是老年患者、肺部结节较大、发现时间长、且有临床症状,不能明确肺部结节是良恶性,建议前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肺部相关检查,进一步治疗。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在科主任王惠霞的领导下,全体医护团结协作,多次获得我院先进科室、优秀教研室、优秀服务科室、最佳效益科室、文明科室等多个奖项。一直以来,科室都将患者的康复和满意视作第一目标,坚守医者初心、坚守人医人的奋斗,不断实践、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