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抗疫日记坚守篇 | 他们都是抗疫战争中,了不起的“普通人”
发布时间:2022-03-25    来源:宣传教育科    点击量: 236

       在宝鸡疫情阶段性取得成果的背后,是他们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无怨无悔。“大白”们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讲述宝鸡抗疫期间,我们身边了不起的“普通人”。

抗疫日记——大学生志愿者汤煜尧  2022年3月24日

       今年3月,一场悄然而至、来势迅猛的疫情,渐渐露出狰狞的爪牙,扼住了宝鸡咽喉。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往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肃穆萧索,城市没有了欢声笑语,有的只有空寂和救护车发出的急促警报声。

       我的父亲是人民医院的一名白衣天使,为守住疫情和人民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24小时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想起在去年12月,西安出现大量本土确诊病例,他带领68名医务人员前往西安支援时的话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身为一名共产党人,就要在危难时勇担当,在奉献中行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他书写了共产党人无悔的担当,同时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鼓舞着我,激励着我.....

      在这疫情肆虐之际,我也想像父亲一样参加到这次的抗击疫情任务中,承担属于自己的新责任,主动报名参与了宝鸡市抗击疫情的志愿活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参与了核酸采样信息采集、搬运物资、点位值守等工作,虽然做的工作很小,但无数个平凡汇聚在一起的定会是一种磅礴的力量。那是一种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那是一种传承希望的力量。

      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将紧跟父亲的步伐,磨练坚强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以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心态服务社会、传递爱心,勇担使命,做一名拥有大情怀格局的新时代新青年!

1.jpg


抗疫日记——基层医生徐榜琴 2022年3月23日

       今天是开展重点区域人员筛查的第10天。

       我是徐榜琴,来自眉县横渠镇中心卫生院一名医生,响应党的号召,为提升临床技术水平更好服务基层群众,来宝鸡市人民医院医院学习,3月12日这天我们听从宝鸡市人民院的号召,临时组建核酸采样队,很荣幸我也成为其中一名队员,我们也和他们一样,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宝鸡人民医院承担的封控区、管控区核酸采样任务。

       凌晨四点多,天空下着蒙蒙小雨,冷嗖嗖的天气,大家穿好防护服上了各自任务地点的大巴车,奔赴高新区天玺台、明德沁园,渭水苑小区、美墅小区、海河弯、碧桂园、高端产业园、左岸小区等小区,核酸采样点。此时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要面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危险,不仅要勇于披坚执锐,而且激荡着一往无前的决心。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钟南山院士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赋予我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勇气。

       早上五点多我们准时抵达了采样点,周边的群众已陆续自觉排起了长队。大家没有任何惧怕的情绪和言语,穿好防护服,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互相鼓励的话语,用坚定的表情和行动力,表达着我们抗疫的决心。我们两两一组熟练地按照分工,采样、登记个人信息,有条不紊。领队一遍一遍地强调要做好个人防护,检查防护服密闭性是否良好,穿戴是否合格。

       准备完毕,我们开始左岸小区入户采样,我们负责的区域很多都是步梯老旧的居民楼,有的居民住在6楼、7楼,要一层层爬上去,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脸上的汗水从额头流进眼睛,但是没人停下休息,分秒必争的为居民进行着核酸采样工作。

       期间我遇到了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她说她的妈妈也在抗疫一线工作,我给她采完核酸后,她笑着对我说:阿姨我自己做了个小红花想送给你们,你们辛苦了!当时穿着防护服,我看着她稚嫩的小手轻轻地将小红花沾到了我们胸前,我非常的感动。此时我想起了远在外地的女儿和丈夫,我们因工作常年两地分居,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前几天他们刚从老家来看我,没想到疫情突然爆发,回去后就被集中隔离,不知道他们是否可习惯,女儿过得怎么样,希望她能原谅我,这个无法陪伴他们,极不称职的母亲。

       岁暮神州逢大疫,千城万户重门闭。

       永夜不知长几许,君须记,家国怎可凭天意。

       束发三千撑甲具,杏林白衣谁言弃。

       待到层云皆散去,朝阳里,镜中再画峨眉细。

       我想把这首诗分享给大家,致敬所有白衣天使!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温暖多一点,冷漠就少一点 ,体谅宽容多一点 ,误解偏见就少一点。面对病毒,我们从未惧怕,因为抗疫之心众志成城! 

2.jpg


抗疫日记——魏华  2022年3月13日

       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钱财再好,好不过生命,名利再大,大不过健康,能活着,就是最大的财富,还活着,就是最好的幸福。这是十几天参与抗疫我最大的感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如果每个人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理性认识,认真防护,主动减少聚会扎堆,今天的不聚会、是为了以后有亲人,今天的不聚餐、是为了以后有饭吃。

       我们上门核酸采样,有恶语相对的、有嘘寒问暖的,但总归还是理解的人多,比如第十天去左岸新城上门采样,一楼一位大叔就很友好,提前帮我们打开楼门,站在家门口等我们进来,我们进入楼门看见了给他说:“你先把门关了在家等,我们从顶楼开始做”,等我们从上面到达一楼时那个大叔还是门半开着站在那里等着,采完核酸他从家里拿出来自己暂存的苹果给我们,我们都知道现在除了物业送菜之外,其他东西基本都来之不易,我们拒绝,那个大叔比较固执、我们不接他不进去,最后无奈收了他的苹果。虽然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体现了人间大爱,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人生该经历的都经历了,疫情结束后再大的事也不算事了,唯有努力生活才能对得起这段时间的艰苦,三月已经沦陷,四月会好的!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期盼夏天,那样,那样现在的一切都会好转,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同心战疫,共待花期,你们用心回馈,我们守护生命,等我痊愈,邀您赴约!

3.jpg


抗疫日记——郭青  2022年3月23日

       最近很火的一句话:“青春一共才几年,疫情就占了3年”,所有人的计划都变成了“等疫情结束以后......”从2020年初武汉市发现首例新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到宣布封城,全国各地也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封一座城,护一国人。

       没想到呐喊了三年的加油,作为一名医护者,这次真正的要给自己,给我们的城市加油了,因为这次我们的城市一夜之间也生病了,同时一夜之间也涌出无数的志愿者,来抵抗那些看不见的敌人。在3月18号凌晨六点被手机铃声响起“护士长通知我支援金台区外出采核酸”,使命所在,一刻不敢耽误,我迅速洗漱完毕,按时来到预检分诊领取物资,我们这次共30人护理人员,其中我们10人被分到了金台区工农社区,我们此时此刻众志成城,没有我们过不去的坎儿,大家听从领队安排与指挥,坐上120车,赶往自己的管辖社区。

       到小区以后,社区的负责人也热情迎接了我们,还准备了鲜花仪式感,让这个春天变得格外温暖,虽然病毒无情,人却有情。随后,我们每人被志愿者带到小区设定的采集核酸点,开始准备给社区住户集采和入户采集核酸......忙完已经快中午了,中午社区工作人员也为我们准备好午餐,可我们都顾不上吃饭,因为要快速的打包好试管,以便运送样本的工作人员来运输,这样就可以尽快出结果,等一系列安排妥善之后,饭菜虽然已凉,可我们也没有任何怨言,反而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热血沸腾的,因为我们能在大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为大家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就是最大的满足。虽然每天都是重复着这些工作,但一幕幕暖心的瞬间,成为我们心中“疫情过后皆平安”的那份笃定,眼前满是希望,身后还有风光。

       今天是我们坚守岗位的第七天,大家竭尽全力站好最后一班岗,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共担风雨守护我们的城市,因为这里也有我的亲人与朋友,宁可十防九空,失防万一,盼疫情完全散去,人人平安相聚。我们的口号是: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宝鸡加油,金台加油!

4.jpg


抗疫日记——杨紫涵  2022年3月24日

       紧张而劳累的核酸采样工作告一段落,我们按规定从今天(3月24日)开始进行隔离观察。松弛下来总结一下这些天工作感想。

       奥密克戎又起,3月12日我们穿上防护服奔赴疫情防控的前线,梁淑玲老师和李云婷老师带领着我们集结在高新采样人医团队。

       每天早晨5:30集合。那时居民们还在梦乡之中,我和我的搭档杨紫涵就已经在前往我们所负责的采样点的路上了。我们与小区物业人员,志愿者们换装为“大白”,开始了每日的工作。物业和志愿者会叫每户人家下来采核酸,业主们看到我们都会说一句:“你们辛苦了,谢谢!”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工作认真负责的支持与肯定。扫码、采样,一个接着一个,反反复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时刻保持耐心与恒心,坚持不懈并充满热情方可筑牢防控之堤,保护居民的健康与安全。新冠病毒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有我们在,就不能让病毒跨越我们这堵高墙。在来福采样点的工作结束后,我与杨紫涵脱去防护服接着支援下一个点:渭水苑B区。“病毒无情人有情”,有时候小朋友也会给我们送上他们亲手制作的礼物表示感谢,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阵阵暖意涌上心头,自己也充满力量。

       这段时间梁淑玲老师和李云婷老师一直认真带领并悉心照顾我们,尽量满足我们的需求。她们十分辛苦,每晚要工作到很晚才能睡觉,为了第二天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时每天仅休息3-4个小时就接着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她们也时刻关心着我们并时刻为大家默默付出。         

       工作期间我们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同事们时常询问我在这边采样以及其他工作与身体的情况,看是否需要什么物资,家里有什么要帮助的让我尽管开口提,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人医浓浓的爱意与关怀。

       愿人间皆安,岁月静好,未来可期!

5.jpg


抗疫日记——续建华 2022年3月24日

       今天是我们离开科室来高新区采核酸的第13天,我的闹钟像往日一样在4:30叫醒了我,我努力睁开酸涩的双眼,在刺眼的手机屏幕下像往日一样查看群消息,“明天早上7:30到8:00早饭,暂时没有任务,请周知。”这是我们带队梁老师昨晚23点左右发的群公告,那时候的我们都早已进入梦乡,直到早饭后,我们接到了就地隔离的消息,这一刻,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

       3月12日8:00宝鸡市人民医院组织的一组支援高新区核酸采样队整装待发,很幸运我也是其中一员,在队长李云婷和副队长梁淑玲的带领下,历经12天,我们于今日圆满完成采集任务。

       这12天有汗水也有泪水,有付出也有回报。虽然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当我听到一句句感谢的时候,当我看到每天新闻播报的确诊人数在一天天下降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幸运这些天能跟那么多素不相识的战友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之奋斗,他们是社区工作者、是志愿者、是接送司机,是酒店的工作人员……我们可能不知道彼此的名字,看不清彼此的样子,但是我们却一起默契的并肩作战12天。

       疫情终于接近尾声了,我想等隔离结束了,化美美的妆,穿美美的衣服,去见许久未见的朋友们,挤一挤许久未坐的公交,逛一逛百花齐放的植物园,也想看看车水马龙的经二路······

6.jpg


抗疫日记——韩嘉鑫   2022年3月25日

       3月15日晚上,我如愿接到了支援外采核酸队伍工作的通知,时间紧急,使命光荣,于是我立马收拾好行李,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3月16日一早,便赶往集合点,整装待发。出发的路上内心虽然有些紧张,但想到院领导、主任及护士长对我亲切的嘱托和鼓励,内心的所有便烟消云散了。中午1点,我们抵达了本次任务的目的地,稍作休整之后,换上手术衣,穿上防护服,武装好自己,便投入了接收隔离人员的准备工作。

       我们从接收隔离人员开始,每天负责记录和汇总隔离人员的各种信息,统计数据,穿着防护服往返穿梭于两栋六层楼,204个房间,每天三次消杀工作及收取垃圾,送一日三餐,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监测,记录体温的监测结果,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不论有谁身体不适,随时都会出现我们穿着防护服的身影。

7.jpg

       4天时间,我们这个隔离点全部收住完毕,从最小的几个月婴幼儿到年纪最大的76岁老人,大家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夜幕降临时,面罩中的水蒸气凝聚成水珠布满在眼前,我们也必须克服困难,尽力寻找角度调整视线,继续采集核酸,确保每个标本都合格。

       “阿姨,这个送给你,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啊,你们辛苦了”,每天上楼采核酸时,都会听到这些感谢的话,看着小朋友的暖心小礼物,听着叔叔阿姨们的感谢话语,我回应她们“不辛苦,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然后继续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其中。 

8.jpg

       这场疫情,只是历史长河里面的一场尘埃,但是落到我们大背景下的每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一座翻越不去的大山,这场战役我们把爱当做武器,平凡之辈披上铠甲!我们收拾收拾,春天见!


抗疫日记——包璐  2022年3月25日

       外出采核酸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也即将迎来战胜疫情的曙光,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回首这几天的经历,真可谓是累并快乐着。

       3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所在的城市“生病了”,我们全体医护人员枕戈待旦,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时刻准备着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10日晚再次接到通知,我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等待着下一步的任务。从3月8日开始一直外出采核酸,从最开始的烽火,南关路,宝铁西一直到工农社区,虽然我的工作看起来只是不停地重复几个简单的动作,取棉签,咽拭子,封存,消毒……,但是每做一个样本采集都让我感觉离解封更近一步。这一路上经历了许多,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医护人员的价值和温暖。拄着拐杖依然坚持每天下楼做核酸的爷爷奶奶,穿着睡衣凌晨开始排队的叔叔阿姨,在父母带领下积极配合检测的小朋友们,每次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听到他们的真诚的谢意,我的心里暖暖的。真心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每次采核酸总会有几个小朋友在结束之后鞠躬说:“谢谢大白”。入户的时候也会有小朋友每天都要举手说:“大白,我要第一个,我要第一个”。此刻,我第一次因为没有被叫上名字而开心,因为我有一个更可爱的名字“大白”。

       我想“大白”不仅是一声亲切的称谓,也是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和关怀。有幸成为一名医务人员,在此次防控工作中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感到光荣而充实。愿疫情早日散去,让昔日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让回不去家的人可以早日回家,加油。

9.jpg


抗疫日记——张亚静  2022年3月25日

       整形科张亚静副主任医师是支援渭滨区、金台区核酸采样队的一员,3月11日发现自己右上腹部疼痛难忍、右侧肩膀疼,急诊做了腹部B超提示急性胆囊炎,胆囊水肿,被要求尽快住院手术治疗。

       在疫情最紧张的阶段,科室人员缺乏,几批人支援一线核酸检测队的情况下,张亚静选择先口服抗生素保守治疗,同时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支援核酸检测工作。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后张亚静医生带上口服药品,执甲出征,坚持在核酸检测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医生在关键时刻冲在一线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是大家的榜样,也希望她保重身体,早日归来。

10.jpg


抗疫日记——杨露露  2022年3月25日

       阳春三月,本该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好时节,可是我的家乡却生病了,医院紧急组织人员来高新区采集核酸,因为我参加过西安隔离病区的抗疫救护工作,所以积极投身于采集核酸的队伍中。

       我们在李云婷护士长、梁淑玲护士长的带领下,与基层医院的兄弟姐妹们组队,迅速开展采集工作。我们每天4.00起床,5.30集合,6.00出发,和自己的队友们一起从封控区到管控区,从小区院子到上门采集,从天黑到天亮,从艳阳高照到阴雨绵绵,到处都有我们大白的身影。

       听着群众对我们说的每一句“谢谢”,孩子们给我们敬礼,送给我们的小礼物,让我们觉得心头暖暖的。

       不管走到哪里,我们始终践行“不负白衣荣光、不负天使使命、不负人医人之担当”的誓言,奋勇争先,冲锋在前,时时刻刻体现着我们人医人“视患者为亲人”的担当。我们人医人都是好样的!

11.jpg